对存储一年以上粮食,根据粮堆平衡湿度,选择空气湿度较大的天气进行保水通风,减少粮食水分散失。当仓外温度低于仓内粮层温度,仓外湿度大于仓内湿度时,且粮食水分低于安全水分时,打开通风口,启动轴流风机,进行保水作业。或者在通风降温或自然降温过程中,采用空气湿度控制装置,将进入粮堆的空气湿度维持在70%~90%之间,减少因自然降温和通风降温过程中水分损失。
淀粉的产率降低。当烘干温度在90℃以上时,一次完成烘干作业的玉米,其淀粉品质会受到显著的不良影响。美国詹逊等人于1975年报告说,当对玉米进行100~142℃的水热处理时,玉米所含麦芽搪(淀粉水解产物之一)的数t增加约4倍,从9.4毫克增为35.5毫克。说明玉米中的淀粉发生了部分水解,淀粉产率降低。
蛋白质遭破坏。加热温度对粮食的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。当玉米加热到143℃时,玉米中能被氯化钠提取的蛋白质数量会显著减少。高温烘干能使粮食中若干种氨基酸遭到破坏。加热温度对小麦的面筋蛋白有很大影响。如果加热温度过高,面筋含量将下降或完全丧失,残留的少量面筋品质将显著变坏,并会使色泽变暗,失去弹性。
烘干过程中,一般控制小麦温度在45~50℃。在保证发芽率为95%以上时,小麦所能忍受的温度为62℃,玉米为51℃(相对湿度为70%时)。加热温度对几项品质指标都有着不同的影响,因此对食用、商用的粮食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50℃,不超过60℃,对于种用粮食,一般不能超过45℃。
调出调入工作,遵守原则,入有凭出有据,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,质量良好,确保储备粮入得进、调得动、用得上,未经上级批准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储备粮。储备部的卫生工作,做到仓外无杂草、杂物、仓内面面光,提高科保质量,搞好规范化管理,科保仓房达到口吹无尘,保持清洁卫生。每月组织一次粮情分析,粮情自查,搞好“一符四无工作”,保证储备粮帐帐相符、帐实相符、质量良好、储粮安全。在市“千分制”所涉及仓储工作要取得高的分数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粮库保温密闭门生产厂家的上谷仓储设备于2025/8/23 13:40:52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chengde.mf1288.com/sgccsb123-2883216395.html